燕麥食品的騙局
目前,很多消費者在早餐吃各種的“燕麥”時,發現有些“燕麥食品”并不是真正的谷類食品,而是由米粉、面粉、玉米粒等原料加工而成。由此產生的“五糧”,有的甚至是油炸、膨化,與消費者追求健康的初衷大相徑庭。
各種“糧”難分辨。
一日前,家住南開區的楊女士告訴記者,她之前給孩子買的健康早餐竟然是膨化食品?!翱紤]到健康飲食,我很少給孩子買薯片和蝦片等膨化食品,但我避免了!” 楊女士無奈地說:“我買的時候只看到四個醒目的‘燕麥早餐’,我真的沒有注意到角落里的‘膨化’字樣?!?這種早餐麥片也可以膨化嗎?記者隨后走訪市場了解到,楊女士反映的情況比較普遍。據不完全統計,超市銷售的各類早餐麥片、早餐麥片、玉米片、麥片種類豐富,有三十、四十個品種。包裝盒的設計方式多種多樣,產品名稱更是繁雜。消費者真的很難分辨它屬于哪個“燕麥片”。
真正的“身份”容易被忽視。
據了解,目前市場上的各種“早餐麥片”中,除了一些普通的純谷物麥片外,大部分是由多種谷物合成的“燕麥片”。這些“格蘭諾拉麥片”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真正的燕麥片,所以真正的名字不是“格蘭諾拉麥片”,而是“早餐麥片”。其中,“燕麥早餐”的膨化燕麥粉品種繁多,將小麥粉、大麥粉、米粉、玉米面、玉米粒及各種添加劑混合,然后“膨化”使其酥脆。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這些“早餐薯條”的真實身份,即產品名稱或者是品類,往往在包裝盒不顯眼的一角用小字體標注。
想吃純麥片,慎選。
多位超市銷售人員和業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消費者想要吃到真正富含膳食纖維的燕麥片,確實需要慎重選擇。購買時,首先盡量選擇市場上的知名品牌,并仔細查看包裝上的說明,尤其是食品種類、營養成分表、食品配料及各種元素的含量。以記者在超市看到的圓形“早餐麥片”為例。配料表除了小麥粉、大麥粉和米粉外,全是糖、鹽、油和各種添加劑。因此,雖然包裝正面顯眼地寫著“非油炸”,給人一種健康輕盈的直觀感受,它仍然不能滿足很多消費者想要在燕麥片中攝取膳食纖維的需求,并且在“食品類”的一欄中,還標注了“膨化食品”。此外,部分進口產品采用油炸加工方式,不符合消費者追求健康飲食的初衷。